新闻热线:0574-65510000
新闻传真:0574-65577900
邮箱:nhnews@cnnb.com.cn
您当前的位置 : 网站首页  >  宁海新闻网  >  文艺频道  >  桃源桥  >  缑乡风物
     高级检索
 
做戏记
http://www.nhnews.com.cn   宁海新闻网  2021年12月17日 09:07:00

  静观

  1

  宁海本土剧团的兴起,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。

  1961年起,随着三年困难时期渐渐远去,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,大家开始向往精神层面的东西。此时,平调、越剧、绍剧等地方剧团陆续在宁海大地上冒头,到1962年,几乎三四个大队,就拥有一个戏班子。每年正月、清明、七月半,戏班子就成了热门货,往往要提早一个多月才能预定到。要是顺利“抢”到剧团,大队干部讲起话来也要比平时洪亮,而全村的男女老少更是开心得不得了,早早就把排凳搬到大会堂、祠堂占位置,还邀请远外三村的亲眷过来相戏。几日后,相戏的相戏,摆摊的摆摊,送接力的送接力,吃瓜子的吃瓜子,好不热闹。

  在西溪岙,笔者所在的大队是个大地方,但遗憾的是,直到1962年,村里还没有自己的剧团,逢年过节还要请戏班子过来唱戏。隔壁的一个大队,规模比我们大队小了好几倍,但已经在正儿八经地学戏了。更气人的是,那段时间,他们一见到我们大队的社员,就会起哄着:你们大队如果会做戏,除非猪娘(母猪)会耕地。

  在农村,面子大如山。当面被人挑衅,凡是有点自尊心的人,心里都不好受,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,更是火急火燎:我们嘎大的地方,绝对不能被别的大队比下去,人家能学,我们也要学起来,并且要比人家学得好!

  这话抛出去,可谓是掷地有声,谁听着都很舒畅,但真正要落到实处,却很难。行头、人员、请先生头……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,而这一切归根到底,就是钱。问题是:钱从哪里来?

  那时候,群英塘还没有兴建,家乡人的唯一出路,就在山上。西溪岙毗邻天台山脉,群山巍巍、遍地竹林,编竹制品、做纸、烧炭等营生,解决了绝大多数家乡人的温饱问题,可遇到“建戏班子”这样额外的事,岂是几根毛竹就能了事的?

  但大家的热情,却并未因此熄灭。大队干部、社员商量了一番,最后出来个方案:卖青柴筹钱。那时节,电气、煤气还没有普及,城乡烧饭、取暖用的都是柴火,我们这边山高柴密,经常有外乡人拉着手拉车过来收柴,在山上斫一天的柴,能换取好几天的生活费。价值高、变现快,于是,青柴就成了大家的不二选择。说干就干,第二天,男女老少全部拎着柴刀上山斫青柴,再担下山,统一卖出去。就这样,攒起来的钱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,一个月后,终于可以买行头了。

  今年八十多岁的徐春(化名)老人,正是当年斫柴队伍中的一员,他回忆:那时候,大家的劲头特别足,有些人斫柴斫到半夜,还不愿回家歇着。

  一开始,钱并不多,只买了最基础的行头,为了省钱,贵的、可有可无的一律不买;随后一边演,一边攒钱,攒到一定数额,再去添置新行头。没过几年,衣箱里就摆满了簇新簇新的冠帽盔巾、蟒靠褶帔。

  当时宁海境内,越剧、平调和绍剧三分天下,以各自的柔美、清越和粗犷吸引着老百姓,各自剧团的规模、影响力也不差上下。乡亲们在三大剧种之间犹豫了一番,最后还是选择了绍剧。在很多老人心里,自己的根在绍兴新昌,以往村里要做戏,十有八九都会派人去新昌请当地的绍剧团。所以这次要组建剧团,自然非绍剧莫属;当然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绍剧上手简单,唱起来高亢激越,演起来豪放洒脱,像《三打白骨精》《罗家将》《龙虎斗》之类的剧目,既闹热又解闷,特别讨人喜欢。

  2

  1962年年末,“招演员”的公告贴在大队办公室的外面,引来很多人驻足。谁都知道,学戏苦,并且按规定,做戏的同时,大队里的活一件也不能落下。干部们一开始还忖着,可能没人肯学,谁知公告一贴出去,报名的人如潮水般涌了过来,把办公室挤了个水泄不通。上到五六十岁的老汉,下到十二三岁的读书学生,都有。

  按照人活络、肯吃苦的原则,干部们最后挑出35个学员。这35人,涵盖了老中青三代,并且高矮胖瘦各不同,稳重活泼均有之,他们唯一的共同点,就是不怕苦。大队干部拿着名单,按各人特点及爱好,一一分配角色,有扮生旦净末丑的,有演差役丫环的,有拉胡琴吹喇叭敲锣打鼓的。虽非专业剧团,但这规模与十几个人的“的笃班”比起来,也算是蛮大的了。

  要学戏,必须要请先生头。请先生头,也要靠缘分。徐春记得他去西宁坑看过戏,当时就感觉:这戏做得真好,教戏的人水平真高。大队剧团成立后,他第一时间就去西宁坑打听,最后七托八转,终于在一个田畈头的茅屋里寻到了先生头,随后大队干部出面,正式邀请先生头教戏。

  与越剧的儿女情长不同,绍剧多为感情奔放、斗争激烈的历史剧,如包公戏、罗家将、岳家将,以及孙悟空等,在锣鼓钹笛的衬托下,特扣人心弦。在当时,绍剧传统剧目已达300多种,每个先生头都有各自的拿手剧目,手抄的剧本高高供在堂屋上,等着学戏的人上门。

  一般来说,先生头一个月教一本戏。学戏时,先生头拿着剧本,学员人手一本薄子,团团围坐在先生头旁边,谁要学哪个角色,就提前做好记号,先生头一喊:包文正上咧!演包公的学员就上去学,先生头唱一句,“包文正”就跟着唱,再提笔在簿子上抄一句。

  对年轻人来说,最难的就是学曲,唱词里没有谱,要怎么唱,做什么动作,只能靠死记硬背。徐友(化名)还记得1962年的腊月,他四五点就醒来,身体缩在被窝里,簿子摊在床上,读两行,自己再闭上眼睛,唱两句。也幸亏年轻、悟性好,没多久,就唱得像模像样了。

  打脸也是先生头教的,他一边打,一边告诉学员,哪里画红的,哪里画黑的,多听几次,大家都记住了。脸打得好,也能成为亮点,当时我们剧团的“包公脸”,是县内外都出了名的,就连新昌的戏班到宁海,也邀请我们剧团的过去画脸。

  戏有文武场,作为合格的演员,不仅要能唱善念,还要能做会打,尤其是俗称“大头小翻”的翻筋斗,最考演员功底,也最受老百姓欢迎。往往是这边在台上跌扑翻滚,那边台下喝彩声连连,把整场戏都推向了高潮。这在另一程度上,也决定了武场的重要性。

  剧团曾先后请过好几位武场师傅。有一次,大队干部听说越溪南庄有个先生头从小练武,无论哪个武将的动作,他都会。得知情况后,大队连夜派出一辆拖拉机,把这位师傅请到西溪;还有一位是做洋糕的,很有一些拳脚功夫,最后也成为我们剧团的师傅,大家都叫他:洋糕师傅。

  3

  宁海辖区虽然不到2000平方千米,但东南西北角吃食不同,做法各异,这一点,“串百家门、吃百家饭、宿百家床”的做戏人最有体会。

  1963年起,我们大队的剧团正式对外演出。演员们坐着拖拉机、客车,奔赴全县各公社、大队。

  去外面做戏,首先要解决的是住和食。每到一个大队,对方都会把演员们安排好,住在谁家、接力在哪里吃,很早就确定好了。大家吃的接力,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当地的特色,如西店、梅林等北路角,是米豆腐——用米做成的豆腐,切成四四方方,滚水落锅当夜接力;长街力洋是面干、米饭、年糕,还有小海鲜;桑洲、双峰等山上角,是坠面、虾皮粥、麦虾汤等。到十点左右,热烫烫的接力端了上来,吃了接力后,戏就做得长一点。

  对主人家来说,能替集体招待客人是桩好事,也彰显了自家的地位,所以凡是接到接待任务的人家,都是翻箱倒柜,把家里所有好吃的都拿出来了。在今天看来,这些吃食很简单,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,已经是非常难得了。

  重头戏一般都放在晚上,做戏人吃完晚饭,锣鼓就开始敲起来了,七点半开始上台,往往要做到凌晨一两点钟。还别说,做戏还真是个体力活,接连五六个钟头下来,人都累垮了。尤其是站在台下的演员,简直是又冷又累,巴望着快点轮到自己上台,因为一登台,顿时全身暖洋洋的,精神来了,力气也有了。

  农村生活苦,劳作之余,大家特别向往有“甜味”的东西,尤其是戏剧,这也决定了《龙虎斗》《斩美案》《三打白骨精》《狸猫换太子》等“好人最终得好报”“秉公办案”的剧目,在农村的戏台上经久不衰。而像《风波亭》这样的悲剧,就很不讨喜,好几次散场后,演金兀术、秦桧的演员都要被观众追着骂,据说其他地方有个戏团,演到秦桧害岳飞时,有观众爬上舞台,一扁担把“秦桧”给戳成重伤。吃力不讨好,再加上金兀术的鱼肚脸又特别难画,久而久之,《风波亭》就成了断头戏,再也没剧团敢演了。

 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区,做戏都是免费开放的,这就给了公众评论、观摩的机会。一到做戏高峰期,各个大队的干部事先就准备好了,四处走动,对每个戏班的行头、唱腔、动作进行比较,做得好的戏班,往往会成为所有大队的抢手货。大队剧团虽然成立时间短,但因为演员天赋好、肯吃苦,慢慢就唱出了名气,尤其是徐友的包公、徐达(化名)的大花脸,在全县都排得上号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,演员们倒有一百来天在外面。每年临近春节、清明,行程早早就排好了,今天去这个村,明天去那个村,最多的时候,同时有三四个村过来邀请。

  徐春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在1963年。那时,剧团刚成立不久,他去某个大队演出,别人问:你是哪里来的?他说:我是西溪来的。对方说,你们西溪,没有名头的。在场的演员们听了这话后,就暗暗记在了心里,憋着股气,一定要把戏演好。结果《姊妹怨仇》《斩经堂》《江山情》一堂堂戏做下来,台下看戏的人,一堂比一堂多。三天过去了,演出也结束了,大家正准备拆戏台回家,大队干部却跑了过来,说什么都不肯让他们拆,非要多做几天。

  徐春记得有一次,当时已经跟某个大队说好,去他们那里演出。那天,大家坐着客车,载着戏箱出发了,谁知到了半路,一大帮子人堵在路中央。车子一停下,那帮人就冲了上来,搬戏箱的搬戏箱,拉演员的拉演员。最后一问,原来是之前没预定到的村庄,过来抢戏班了。

  做戏,常年出门,照顾不了家里,同时又没工资,剧团赚的钱一律上缴大队,顶多就是可以抵工分。做完戏回到家,要跟其他社员一起上山下田。这么吃力不讨好的差使,乡亲们却从未想过放弃,到八十年代,老一代做戏人逐渐告别舞台,又一批年轻人开始学戏,上台亮相。一茬接一茬的农村做戏人,不怕苦不怕累,演绎着不同的角色,也丰富着群众的精神生活。若要问,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坚持的,很多演员的回答很简单——戏做得好,外乡人就会传诵,我们剧团演得蛮好的。集体有名气,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赞赏。

绍剧《风波亭》手抄本,至今已有50年历史。

  

  

将军盔甲,在绍剧中称为“靠”,多用于武生戏。

  

蓝色金绣蟒服,一般由老年官员所穿,也可以是帝王将相用于庄重场合的礼服。

  

大红龙蟒袍。“五蟒五靠”是一个绍剧团最基础的行头。红色为“上五色”,演皇帝时,如果没有明黄、杏黄蟒袍,可以用红色蟒袍代替。

  

1979年,绍剧团改名为西溪俱乐部,对原先的戏本进行重新抄录装订,图为包公戏之一的《狸猫》。
录入:葛艺  责任编辑:葛艺  稿源:宁海新闻网
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】 【 默认字体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本页】  
  新闻推荐:
·织密疫情“防控网” 筑牢疫情“防...
·香岩小学两位老师开启居家教学
·基层干部:守好“大家”就是爱“...
·父亲防疫未归 女儿隔空喊话
·“既然回不了家,那就留在镇海当...
·“对不起,明年一定陪你过生日”
·斗罢艰险又出发
·呵护心灵 让学生快乐成长
·“就医购药免带卡”就用“浙里办”
·治保主任乐为百姓解忧愁
  图片推荐:
电影《故事之恋》拍摄正酣
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
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
《宁波旧影》见证百年沧桑
西餐大师炼成记
乐享春游
⊕《今日宁海》速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