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热线:0574-65510000
新闻传真:0574-65577900
邮箱:nhnews@cnnb.com.cn
您当前的位置 : 网站首页  >  宁海新闻网  >  文艺频道  >  雁苍山  >  至爱亲情
     高级检索
 
怀念母亲
http://www.nhnews.com.cn   宁海新闻网  2018年05月07日 08:04:55

  薛国苗

  1999年2月28是我此生无法忘却的日子——那一天,我的母亲谢世了,享年92岁。

  人到晚年,喜欢回忆。每到闲暇时,我总会想起她,点点滴滴,恍若昨日,顿感酸楚上心头,泪水朦胧了浊眼。

  母亲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,家境贫寒,从小上山下地,没上过学。她是个不幸的人,先是嫁到桥头胡,因丈夫早逝,按农村迷信说法,她是“克星”。后经人介绍嫁给了小渔村薛岙的一个渔民,也就是我的父亲。父亲家有六兄弟一姐妹,吃口较多,正劳力少。于是,家中排行老二的父亲早年就参加了劳动,靠海吃海,以捕鱼为生。

 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,农村医疗条件落后。母亲虽生了四个男孩,却有三个早早夭折,只留下了我一个。因此我出生时,邻居们都来道喜,她却淡淡地说:“生儿好名气,好女好福气。”说归说,想必她的心里还是乐滋滋的,往后自然也对我这个独生儿倾注了更多的爱。为一家生计,父亲常出海打鱼,唯有母亲独自坚强抚养我。因我从小体弱多病,为了养大我,母亲一发现我有什么异样,就去求神拜佛,找土医生,遍寻草药。冬天到了,无钱添衣,我穿母亲出嫁时做的棉衣夹袄,而她只能穿千缝万补的旧衣;夏天来了,麦子上时,我吃白粉馒头,她咽麦皮做的乌粉窝窝头。平时,有时满锅麦碎饭,却在锅边嵌些白米饭给我吃。记得一年冬天,家里米甏空空如也,母亲到娘家用鱼鲞换来了五斤番薯干,要吃上一个星期,才能接济上父亲捕鱼归来卖鱼所得。少不懂事的我还闹着不愿吃番薯干,却不知一脸菜色的母亲难处……

  在我眼里,她是平凡的女人,也是伟大的母亲,慈祥而温柔。无私的母爱是世界上最真挚最圣洁的爱,在艳阳似火的八月,它会带来爱的凉风;在寒冬腊月,它会带来阵阵暖意。母亲对我倾注了全身心的爱,含辛茹苦把我从奄奄一息的病孩子抚养成人。渔村过去有句谚语:“男人常年渔牧海洋,女人往往忙碌在家乡。”父亲常年出海不在家,家里只有母亲一人忙里又忙外,平时除了转灶间、缝衣、洗涮、纳鞋,还要种菜点豆、收麦磨粉、纺蔴纱、结网……天天忙得团团转。

  母亲的仁慈、克己、厚人和互助精神,在家乡人中向来是有口皆碑。一次,母亲在海边船埠头洗芥菜时,正好有一艘航船靠岸,乘客们纷纷忙着上岸赶路。无意间,母亲发现一只用一块黑布包扎的小包遗落在船埠头,打开一看竟有厚厚一叠钞票。她心想定是乘客不慎遗落的。当时虽无人看到,素来坚守做人底线、不占他人便宜的母亲仍第一时间对他人讲,我拾到这笔钱,失主发现后一定焦急万分的。于是,她就待在原地足足等了大概半个钟头。果然有一个汗流如雨般的小后生匆匆赶来。一问确是失主,还是向亲戚借来给其父医病的救命钱。那小后生失而复得,激动不已,提出一定要感谢我母亲,被她一口回绝,并催促他早点回去给他父亲看病。

  母亲是个热心肠的人,乐于助人。凡是邻舍、道地内外,有需要磨粉、捣米、烧栲料(烧制用于渔网防腐的涂料),乃至于过年过节打糖划糕活计,她都会有求必应,随叫随到,出汗出力,用心帮助,为此结下了好人缘。这样一来,遇到我家有事,大家一呼百应,甚至不请自来。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我老家造房子,地处山边,屋后门被高高的土堆挡住。据母亲事后告诉我,当初仅请了几位堂兄弟帮忙,其他都是不请自来的“上门客”(邻居或村民),不吃一顿饭,不取分文,结果原本要一周的生活仅三天就完工了。这种朴实的互助精神使我深受教育,也一直温暖着我。

  “对人宽对己严”是母亲笃行一生的待人哲学。虽为家中的独子,但母亲对我的爱并不是无原则地一味放纵,恰恰相反,平时她对我管教十分严厉,不溺爱。记得我上小学时,一次与小同学吵嘴,对方狠狠地向我的心窝踢了一脚,当时痛得我差点晕了。老师了解整个事件后,批评了那同学。事后,老师来家访,说起了此事。母亲笑笑说,小孩子吵架也正常,何况儿子无大碍,吃点伤药就好了。她还让老师不要告诉对方家长,免得他被打,同时再次狠狠批评了我,要我当面向老师保证做团结同学的模范。母亲这种处事方式,让我长了记性,往后对我教育子女树立了榜样。

  待成年工作后,我在县城,母亲在乡下,使我无法在她身边尽子之责,也由此在心头留下了一些永久的痛。

 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,父亲捕鱼回家突患脑梗,以致半身瘫痪,虽经医治仍不见好转,整整三年卧床不起,家里也失去了劳力和辅助收入。那时交通不便,从县城到老家往来一趟起码要一天,且正值“文革”特殊年代,我被打成“坏头头”,属管教人物,不能随便起动,根本无法照顾家庭。而我的家属又在异地工作,还要照顾两个小孩。由此,照料父亲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人身上。年迈人照料年迈又病重的人,其艰难可想而知。

  老家是地处象山港畔的小渔村,吃水一直是当年我们薛岙人的生活难题。每到旱季,几处水井都枯涸了,即便有水也是咸淡参半,在那时可谓“视水如油”。年迈的母亲只得拄着拐杖一步步爬上“上岙岭”到山头庵去挑水。大热天爬三里外的山路,还要挑上大半桶的水,就是年轻人也会累得汗流浃背,何况她这样一个小脚老妇!为此,母亲曾在爬山挑水时跌伤了脚,足足养了四个月才得以恢复。

  最让我内疚万分的是母亲临终那天,因交通、通讯不便,未及时接到噩耗,作为独子又身在县城的我竟没能守候在她身边,为她老人家送终,她也没有留下任何遗嘱。天下的儿女永远都是母亲的心头肉。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未能看一眼她的儿子,想必是我母亲心中最大的遗憾吧。

  子欲孝而亲不待。母亲,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。一晃就是十九个春秋。亲爱的母亲,您操劳了一生,现在天堂该好好休息了。不孝的儿子思念您。

  夜更深了,更静了,仿佛您还在我身旁。

录入:袁慧敏  责任编辑:袁慧敏  稿源:宁海新闻网
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】 【 默认字体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本页】  
  新闻推荐:
·一市举办“喜迎立夏·网联旗韵”活动
·唐诗的魅力 王学渊教授同乐园开讲啦
·4月份菜篮子商品抽检合格率达100%
·4月份市民献血创历史单月新高
·宁海民盟获省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
·县法院探索“小风险免担保”新型...
·朋友圈掀起“砍价”潮 小心“砍”...
·桃源街道:以党建为引领 激活乡村...
·“立夏”斩风头 薰风带暑来
·八面来风
  图片推荐:
电影《故事之恋》拍摄正酣
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
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
《宁波旧影》见证百年沧桑
西餐大师炼成记
乐享春游
⊕《今日宁海》速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