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孝孺与石镜精舍 |
http://www.nhnews.com.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07月02日 14:35:03 |
童铁策 传说方孝孺十三或十四岁时到前童教书,这传说还流行甚广,有鼻子有眼。说他路过竹林,竹林人看不起他,小小年纪怎能教书?见他穿着绿衣裳,竹林人出对考他:“上树蛙蟆穿绿袄。”方孝孺见那人的衣服是红的,就对道:“落汤螃蟹着红袍。”古人常常用这种出对联的方法,来考验对方是不是有学问,可见方孝孺才思敏捷。 根据年谱:“洪武十八年,先生年二十九,教书石镜精舍。”方孝孺为何教书于石镜精舍?先生的《逊志斋集》有几篇文章,可以寻出蛛丝马迹来:应召去京城是在洪武十六年。皇帝下聘书请他,在老百姓眼里,当然是了不得的大事,一定是去做官。他在《致童伯礼》的信里说:“终日与人居,未尝一启口。或稍启口,人共哗之,坐是自惩创,弥不乐言语。”他一开口,旁人就嘲笑他,他讲的以德治国的大道理,听的人不理解,他只好不开口了。又说:“自古非言之难,能知言者难也。知言固难,而能行之者尤难也。” 方孝孺仁义道德的言论和行动,别人不理解,甚至讽刺;童伯礼非但能理解,而且身体力行。知己、知音难觅,古今皆然,何况方孝孺这样的“天下读书种子”?方孝孺初见宋濂,宋濂说:“喧啾百鸟中,见此孤凤凰”。他手下的翰林是凡鸟,方孝孺是凤凰。方孝孺到石镜精舍,见到童伯礼,也赋诗说:“孰知枳棘间,尚有鸾凤鸣。”朝中,方孝孺是凤凰;在野,童伯礼是凤凰。 在方孝孺文集中,评价人物极有分寸,对童伯礼的评价这样高,可以说是唯一。 当时的社会风气可能也是万般皆下品,唯有钞票高。利益看得很重,铢锱必较;亲情淡薄,视父母、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如草芥。在那样的社会中,童伯礼的为人、处事就显得难能可贵。他非但爱自己的兄弟,还爱友人。同情、帮助艰难困苦的人。尊敬长辈、尊敬祖先,而且尊敬有道德学问的人。虚心待人,好学不倦。在方孝孺笔下,童氏伯礼太公,是一个完人。又写自己与伯礼之间的友情,他们是到老都要在一起的。早在方先生在石镜精舍读书时,就有这意向。在这期间写的诗有多处流露:“从君来借榻,栖隐谢浮名。”“愿言道义交,岂慕青云行。”“小子来问道,仰德思服膺。从兹勉素业,不愧知己名。”对童伯礼的道德,正学先生是敬仰的。他还称赞伯礼公的文章:“丈人名文章,落纸诚世英。” 齐周华还写有《童氏方门弟子列传》。共八弟子。老师是做什么的?授道解惑。正学先生正是这个意义上的老师。古时常有景仰某先生的道德学问,虽然没有正式在私塾或县学受过教,但处处以某先生为楷模,学先生的一言一行,叫私淑弟子。古人说前童人为大贤之徒,是当得起这个美誉的。非但是道德学问,方先生的骨气,更影响了一代代前童人。前童人硬气,也讲义气。我是土生土长的前童人,知道前童人的脾气:能够为公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,好像是种荣耀。讲一件小事。我遇到两任文化站长,都是从外地文化站调过来的,都和我讲过同一性质的事情:在别的地方叫群众帮忙做事情,要么推三阻四,要么先讲价钱。在前童叫人帮忙,都是爽爽快快答应的。岂止是爽快,简直是“碌碌疯”去做的。 一代又一代,正学先生对前童人的影响,渗入骨髓。不识字的前童人,或许不知道方孝孺,却没有人不知道正学先生,因为前童人尊敬先生,“称先生而不名。” 石镜精舍造于洪武十三年,“聚六经群书数百千卷。”方孝孺爱书,童伯礼也爱书,造了精舍之后,两个爱书的人走到一起来了。“读书石镜精舍”,是因为正学先生与童伯礼志同道合。但是,另有一个缘故,谱、志却未载。就是方先生一生钟爱的胞妹,嫁在前童。可是,查族谱,伯礼公的兄弟子侄,他们的夫人却没有一个姓方。这又是为什么呢? 根据族谱,始迁祖在塔山定居,是在南宋绍定六年(1233)。到第一次修谱时的洪武十八年(1385),历史已经流淌了152年。又到明正德二年(1509),塔山童氏从十里外的黄沙坝引水灌田成功。这个水利工程是由南宫庙的娘舅指点之故,从此前童五谷丰收。这个娘舅是谁?即世代相传的正学先生!于是前童年年行会,年年拜娘舅。另一方面,更是感谢他为童氏子孙第一次修族谱、排辈分,设计建造了像皇宫建筑的前童宗祠,并规范了塔山童氏族人的育人准则。至今600多年了,童氏族人仍是师恩不忘,世代相传。 |
录入:袁慧敏 责任编辑:袁慧敏 稿源:宁海新闻网 |
【背景色 】 【大 小 默认字体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本页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