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庄拔贡潘采田 与《冠庄潘氏宗谱》序 |
http://www.nhnews.com.cn 宁海新闻网 2018年11月05日 09:51:54 |
潘国贤 拔贡,明代泛指选拔贡生之制。清初定为五贡之一,每6年一次。冠庄人潘采田(1753-1839),于乾隆五十四年(1789)考选上拔贡。 据《冠庄潘氏宗谱》2014年第四次修编本资料:潘采田,生乾隆十八年,卒道光十九年。乾隆己酉拔贡,选授新城(属杭州府)教谕。经史之学,夜不分倦。尝勒座右铭曰,三德六行有愧,五经四书死方休,并书此垂训。 上述内容部分老县志亦有载之,同时收载潘采田著作《愚叟资暇录》、《渊鉴述指》、《易经精义锥指》等。 县文史专家严伟于2014年为《冠庄潘氏宗谱》续修,在黄坛后王村严才达“益善堂”老宅中,发现潘采田在道光十八年(1838)撰书的《兰王盈庭》匾额。匾文为:戊戌夏,余游甥厅事,见其花木缤纷,鱼鸟驯适。因与客弹棋酌酒于其间,欣然如披群芳之谱,人聚景之园,谢幼度所云,艺兰玉树,生于家庭者不当为甥祝乎!故乐为之跋。八十六叟愚舅潘采田拜题。 严伟又撰文:黄坛益善堂为宁海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清道光年间,益善堂主人与冠庄贡生潘乾琏家族关系非常密切,潘严二家是亲上加亲。益善堂内保存着潘采田手书匾额,《黄坛严氏宗谱》载有潘采田诗词,为研究地方史的宝贵资料。 潘采田于嘉庆二十四年(1819)续修的《冠庄潘氏宗谱》序文,译成白话文大意:乾隆己卯年(1759)由象山姜白岩(1736-1813)先生竭力谨慎为我族修成首部《冠庄潘氏宗谱》,迄今有六十年了。现在族人商议点定邀请我编纂本族续谱之事。要顾及到先贤传统,就排列四卷、八目,谱册序文为首卷,其次世系明确分支;世略记载卒葬;世福记载崇祀典;世德以追本溯源,记载好人善事;世秩记载族中当官人;世藻记载族人或外族人的诗文和杂记。下至有德妇人、外来养子、僧人道士等人,一视同仁,不可遗忘,做到尽善尽美。 我不敢更改先人修谱版式,宗谱有续谱之名,书籍有续集之称,自古有之。唐朝司马贞(679-732)撰的《三皇本纪》补充西汉司马迁(前145或前135-?)撰的《史记·龟策传》。还有东汉桓君山(前23前后-56前后)撰的《新论》、班固(32-92)撰的《前汉书》和仲长统(180-220)撰的《昌言》的史书,均是同样的意义。不是我聪明,所以说将六十年后续六十年前的宗谱,谁说不可以呢?何况我与姜白岩先生更有历时长久的感情,先生修本族谱时,我年少七岁,正在启蒙教育中,读先生《竹枝词》作品时,常以清亮之声念诵。长大成人后,戊戌年(1778),拿了自己的文章欣然前往拜谒先生,敬请赐教指正,并和先生共叙回忆在冠庄修谱时光,此时,先生以儒士之言勉励关心我晚辈。但宗谱能否修成忧心忡忡,嗟叹不已,如果不成,则愧疚于姜先生。后来,姜先生归西,我只能捶胸顿足哀悼叹息,续谱之责不可避开了。 不过,经几年努力,终于完成了续谱编辑,但也是为本族桂苑琼林,家族兴旺,光宗耀祖的责任,寄望于子孙后代勤奋向上,弘扬光大的事情。 我们的众多先人,为家谱文化传承发展付出不懈努力。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对氏族发展、地方史、国史等方面的研究编纂,具有不可缺少的原创性。 【史海钩沉】 |
录入:袁银泽 责任编辑:袁银泽 稿源:宁海新闻网 |
【背景色 】 【大 小 默认字体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本页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