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林村过年习俗 |
http://www.nhnews.com.cn 宁海新闻网 2020年01月13日 15:24:20 |
王成通 过年从什么时候开始?从宽泛意义上讲,是从过完年后就开始的。新年刚过,竹林人又要为下一个过年作计划了。比如,何时买回一头小猪作为新一年的年猪来养;开春尽可能多孵几只小鸡,用于吃年夜饭、正月招待客人……诸多事项都要作通盘考虑。这也许是过年为什么会在父母心中沉甸甸的原因吧。狭义上讲,过年从农历十月开始。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,就要作些前期准备了。生产队会按照每户的口粮分给一定数量的松树,作为捣麻糍的燃料。分到松树后,各家都要派柴爿,派好的柴爿叠在院子一角,成为冬日村中一道风景。 进入农历十二月,每家开始忙碌开了。先要掸尘,亦即大扫除,房子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,脚箩、米箩、米背等各种器具都要拿出来清洗,被子要拆洗晾晒。有条件的家庭还会请裁缝老师做过年衣裳。 农历十二月初十后,各家陆续开始捣粳米麻糍了。就是用当年的粳米,清洗干净,沥干后放石磨上磨成米粉(现在用机器碾);再将米粉放大箩里,边加水边进行搓揉,这个过程叫守粉;再放到灶上蒸。蒸米粉自始至终都要用旺火,十月派好的柴爿就派上用场了。米粉蒸熟后,倒入捣臼中反复捣制,直到变粘变团;再端出来放在面床上,用面杖擂至适当厚薄,再切成块,这样粳米麻糍就制成了。粳米麻糍软硬适中,作为传统美食,每家都要捣。由于捣粳米麻糍转手多耗体力,因此都是轮流捣的,今天你家,明天我家,大家你帮着我,我帮着你。这种乡风,在竹林已延续了数百年。 农历十二月二十之后,过年的氛围更浓了。这时,爆米花匠会担着行头在村中转悠,边转边叫。听到吆喝声后,一般家庭都会端上几升米和苞芦,再带上柴爿,爆上几铳。条件好一点的家庭,还会用番薯煎成糖淋,用所爆的米花打成米糖,藏到酒埕里。与苞芦花、米花一起,用来正月招待客人。 竹林村也有杀猪过年的习俗。进入农历十二月,各家陆续开始杀年猪。那个年代,基本上每家都会养上一头肉猪,或杀或卖。一般会把板油(即猪大油)留下,作为一家人一年的食用油。那时,猪肉吃起来非常香。家里也会趁杀年猪的机会,送年谢。是指在农历十二月,给丈母娘送去一刀肉,有条件的加上几条鱼。这个习俗出处无从考证,大概有过年时节,女儿女婿惦记父母之意吧。 农历十二月廿七,对于前童、竹林的人们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。这天一大早,人们肩挑车拉,将土产送到前童黄洋市(最早在前童与栅下之间的溪滩,后改在前童小学后面,现在则是前童新街)。黄洋市上,鸡鸭鱼肉、蔬菜、农具一应俱全。竹林村几乎每家都会到黄洋市赶市日,穿梭在各摊贩间,采购年货。由于离正月拜岁客到来还有几天时间,采购来的鱼洗净后,挂在通风阴凉处,防止变质。猪肉、杀好的鸡鸭,也会用同样的方法保存。当时农村基本上没有冰箱。 临近大年三十,每家开始做豆腐。所做的豆腐除了年夜饭吃点外,余下的会制成豆腐干。豆腐干的制作过程是这样:将豆腐切成薄片,两边都煎成焦黄,然后一层豆腐一层盐放入瓶里,能保存较长时间。除了做豆腐外,还要扼粽,有糯米粽、粟米粽、红枣粽等。当时很少扼肉粽,因为各家的条件都不太好。过年扼粽子吃粽子、正月用粽子招待客人,是竹林村过年的一大特点。 吃年夜饭当天,或稍早一点,家里会捣一臼或几臼糯米麻糍。糯米麻糍散发着松花粉的芳香,吃起来又糯又甜,越嚼越香。除了年夜饭吃一点外,还与粽子一起是正月招待拜岁客的主食,有时还作为拜岁礼物送亲戚。信奉佛教的家庭在吃年夜饭前,还有一个请太公的仪式,这个习俗叫还福,有的地方叫谢年。吃年夜饭时,必须把分家居住的爷爷奶奶请来;伯伯、叔叔家如果不是在同一天吃年夜饭的话,一般也要请来一起吃。一家人喝喝小酒、讲讲白谈,享受着团圆之乐。饭后,长辈会给晚辈几毛到几元的压岁钱,祝福晚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,平平安安。 过去家庭还有贴春联、挂红灯笼、年三十守岁到深夜十二点后放鞭炮的习俗。现在,有亲人们在一起打打麻将、扑克牌,看看春节晚会等活动。但大年三十,亲友间的娱乐必须在十二点前结束,回到家里。因为,过年就是为了团圆,全家人应该在一起度过一年中最后的时光。 过年,父母与孩子心情完全不同。有的父母担心过年,前面已讲到,要进行大扫除、准备年货等,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一定财力。孩子们盼过年,因为过年有好吃的,有新衣服新鞋穿,还有压岁钱。特别是调皮捣蛋的孩子,过年更是避风季。过年时节,家家都图个吉利,即使孩子再顽劣,父母一般也不会打骂孩子。 告别了旧的一年,正月初一就到了。这一天,人们会穿上新衣服、新鞋子,没有新衣服的,也要穿上整洁的衣服。竹林村的习俗,正月初一是不干活的,因为有一种说法:这一天干活了,就会一年忙到头。正月初一也不能向人借钱要债,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茄卵(傻的意思)茄多年,正月初一讨铜钿。 正月初一一过,就到一年中走亲访友的时间了,叫拜岁。竹林村拜岁是从正月初二开始,一般至正月十四结束,但也有持续到阳历五月份。古人有“前门割大麦,后门拜岁客”一说。拜岁时间的安排上,如果上一年有亲人去世的,正月初二会先到这一家拜岁,以表达慰问。如果是上一年刚结婚的新人,一般会在正月初四到丈母家拜岁。子丈(女婿)上门的这一天,丈母家会准备丰盛的饭菜,并捣好糯米麻糍来款待。通常还会叫上要好的亲戚朋友作陪,这叫请子丈。正月拜岁得带点礼物,早先有红糖、白糖、红枣、荔枝干等,条件稍好是一双白鲞。如果你是上年才结婚的新人,到丈母家拜岁时,必须带上四样礼物。正月走进任何一家,不管你是否去拜岁,主人都会给你泡上热气腾腾的橙皮白糖茶,这是竹林人的待客之道。 走亲访友接近尾声之时,正月十四也就来临了。别的地方一般是正月十五过元宵节,而宁海是过“十四夜”。十四夜,家家户户裹汤包。吃了汤包,年才算过完了,该出门做手艺的出门做手艺,该备春耕的就备春耕。 |
录入:袁慧敏 责任编辑:袁慧敏 稿源:宁海新闻网 |
【背景色 】 【大 小 默认字体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本页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