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爱的山 |
http://www.nhnews.com.cn 宁海新闻网 2020年10月16日 11:08:14 |
卢厚德 王爱山,宁海人喜叫王爱山岗。这是一条地形狭长的山岗,自西北至东南长17公里,平均宽度2公里,北邻双峰、白溪、岔路,东南连桑洲往东逶迤入海,西及西南与天台接壤,是天台山脉的东部延伸。它是古台州入宁波的通道,称台岳东门。东端无主峰,形似鲤鱼背,平均海拔300米。这样的一条山岗,无高山大河,险峰逶迤,匍匐蜿蜒,紧贴着大地,貌不惊人,平时似乎注定是被无视的,所以许多年来,它一直默默无闻,直至徐霞客开游节以后,慢慢地华丽转身,成为名声在外的地方。 《宁海县地名志》王爱岭头陈《陈氏宗谱》记载:“遁于赤城而至筋竹岭头,望见前有耸峙峰峦,地若眠牛,山水秀丽,林木荫翳,堪为爱居之所,遂家焉,时人因名其为王爱山。”南北朝时的南朝废太子吴兴王陈胤来宁海王爱山岗是低调的,《宁海县地名志》用一个“遁”字,写出了他的低调而不得已。宁海科举史上功名最高的、被朱元璋钦点为探花的明翰林编修卢原质,在《缑城金竹岭头陈氏宗谱》的序言中这样写:“后主之子封吴兴王者,被隋文帝灭国,甘心泉石,爰迁赤城金竹岭头居焉。时人遂名其地曰王爱山。”这里“甘心泉石”的内涵非常丰富。一方面写出吴兴王陈胤来王爱山岗的无奈,他是为了逃命,为了逃脱朝廷的追杀而来此地的,这与《宁海县地名志》的“遁”字一个意思;另一方面,“甘心泉石”也包含了王爱山岗的风景美丽,美到能抚慰一个落魄、亡国的太子的受伤的心灵。 “王”爱的山岗,美丽是有缘由的。称“王”爱的山岗,不止只有吴兴王,还有南宋的“康王”赵构。因躲避金兵追杀,康王隐于此山,得救后感念,称“王爱山”。还有建文帝朱允炆,相传他逃出皇城后,几经周折,也曾一度隐匿于王爱山的永乐寺。永乐寺处王爱山外岗南面,始建于梁天监年间(502—519)。历来是天台宗挂单接众必经之地,据说寺院内还保存着用唐砖砌的孟姜女庙,奇龙殿内有石板雕刻的奇龙佛橱,梁代山门上的木横条、石础等古建筑。据宋罗提刑适撰《永乐院碑》记载,永乐寺旧址原名为蒋山,是蜀国蒋琬的后代蒋文通的避居地。明史记载朱棣攻下南京时“宫中火起,帝不知所终,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于火中……或云帝由地道出亡……”王爱山永乐寺地处偏远,东去不远即为三门湾出海口,西进筋竹岭则入茫茫天台山,这些地形都有利于躲避官兵追杀。此外,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,重用方孝孺及卢原质等宁海人,宁海人对他有好感,能庇护他,他在永乐寺终老的传说,的确也是可能的。 再说山头程筋竹岭徐霞客古道,这里是宁海与天台的交界处,站在宁台界址碑前,一脚宁波,一脚天台,心中洋溢着跨界的豪情。现在的筋竹岭隐约出现在田塍、竹园、山野,道路平坦但被野草侵占,历史的踪迹湮没于时光和荒芜。扒开野草能露出掩埋在地下深青色的火山岩石块,有序而连贯,努力往前延伸着。站在古道上,思接千载,游圣一行似乎在眼前晃动,徐霞客古道边的田地里农民种着番薯、黍米、芋艿等传统农作物,长势良好,我想徐霞客当年走过的时候,也有这些作物吧。 据载,徐霞客曾在1613年和1632年两度过王爱山。一次是1613年,“四月初一日早雨。行十五里,路有岐,马首西向台山,天色渐霁。又十里,抵松门岭,山峻路滑,舍骑步行……”另一次是1632年,“十五日渡水母溪,登松门岭,过玉爱山,共三十里,饭于筋竹岭庵,其地为宁海、天台界。陟山冈三十余里,寂无人烟,昔弥陀庵亦废……” 徐霞客两次来王爱山,原因成谜,解释颇多。他出生于明万历1587年1月5日,来宁海时,正是二十六七岁的年纪。此时,方孝孺、卢原质案已经平反。徐霞客来宁海,是否跟王爱山岗的历史传说有关,他是否想探访相关历史,我们无法得知。但,王爱山岗是台岳东门,是天台山脉往东入海的延伸,引东来紫气,助巨龙腾飞却是实在的,这在徐霞客的《江源考》里有记载。我想,徐霞客不但爱王爱山的泉声山色、往复创变,更重要的是爱它的历史文化内涵。 王爱山,“王”爱的山,不知道是何人何日取下这样一个名字。《道德经》里说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”,《陋室铭》里也说“山不在高,水不在深”,貌不惊人的王爱山岗,内中却有大美,有大意,“有仙则名,有龙则灵”。
|
录入:袁慧敏 责任编辑:袁慧敏 稿源:宁海新闻网 |
【背景色 】 【大 小 默认字体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本页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