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热线:0574-65510000
新闻传真:0574-65577900
邮箱:nhnews@cnnb.com.cn
您当前的位置 : 网站首页  >  宁海新闻网  >  文艺频道  >  桃源桥  >  名人轶事
     高级检索
 
条条道路通罗马
——戴霖军《一剪梅·二十四节气》系列艺术手法赏析
http://www.nhnews.com.cn   宁海新闻网  2021年11月19日 08:44:24

  (图片来自网络)

  安宗光

  编者:戴霖军先生的《一剪梅·二十四节气》是一组以节气为主题的词作,里面的二十四首词,或精致,或磅礴,或玲珑,或险峻,各有千秋。本文便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入手,对这组精彩的词作进行赏析。

  1.修辞

  比喻:《清明》中“如雪长幡,如血山鹃”,把“长幡”比作雪,把“山鹃”比作血,渲染了肃穆、悲伤的气氛。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小雪》中“枫叶若彤云”“往事如烟”,把“枫叶”比作“彤云”,化抽象为具象,化平淡为生动,突出小雪季节寒气之烈,威力之猛;把“往事”比作“烟”,让读者对“往事”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体验,突出了往事的虚无缥缈、时有时无、不可触摸的特点,隐含了年华易逝的感慨。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大雪》中的“如席飞花”,运用了比喻兼夸张的修辞方式。把雪比作“席”,突出了长白山的雪之大、之猛,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放弃上天池之计划的遗憾、“不得已”之情。

  比拟:《二十四节气之夏至》中的“田园杂草亦疯狂”,把杂草当做人来写,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,对“杂草”的长势产生鲜明的印象,而且感受到作者对“杂草”有种惊叹而无奈的感情。其他如《二十四节气之立夏》中的“春踏归程夏欲临”“隔叶黄鹂,勤送清音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小满》中的“竹海张扬,麦浪奢华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雨水》中的“醉了江南,暖了幽燕”“白云闲,湿了琴弦,润了诗笺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小暑》中的“告别黄梅暑便狂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夏至》中的“蛙鼓蝉鸣,敲打心房”等等皆是。

  夸张:《二十四节气之小暑》中的“两鬓飞霜”,一个“飞”字,把人生易老、青春不再的感慨跃然纸上,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。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秋分》中的“好把诗情,写满云笺”,一个“满”字,作者满满的诗情画意展示得淋漓尽致!

  对偶:《二十四节气之大暑》中的“枕底诗经,梦里蒹葭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立秋》中的“才赏新荷,又见莲蓬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处暑》中的“一把泥灰,几许期望”等等等等,不一而足。对偶的运用,从形式上看,音节整齐均称,节律感强;从内容上看,凝练集中,概括力强。

  设问:《二十四节气之小雪》中的“今宵何处觅诗魂?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大雪》中的《诗债谁还?》,具有吸引读者,启发读者思索的作用。

  反复:《二十四节气之清明》中的“雨又绵绵,愁又绵绵”“思也年年,痛也年年”。反复说“绵绵”,强调了清明时节雨的连绵不断、无休无止以及愁思的悠远深长、挥之不去;反复说“年年”,是为了突出廿六年前慈母因车祸离开作者的那种永远的思念和悲痛。

  反语:《二十四节气之谷雨》中“镇日胡诌三两行”一句的“胡诌”,绝对不能用字面意思去理解,是正话反说,要理解为“认真思考吟哦”,兼具自谦和幽默之效。

  引用:《二十四节气之小寒》中的“暗香明月”,暗引林逋《山园小梅》中“暗香浮动月黄昏”句意,“暗香明月”寥寥四字,包含了原诗句的意境:山园清澈的池水映照出梅枝的疏秀清瘦,黄昏的朦胧月色漂浮着清幽淡远的梅香。作者仅仅引用了四个字,就把梅花的神清骨秀、高洁端庄、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刻画出来了。引用起到了以一当十、以简驭繁、含蓄典雅的效果。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霜降》中的“枫红荻白”引自唐白居易《琵琶行》,“鹰击长空”引自毛泽东《沁园春·长沙》,“负手东篱,送目南山”引自魏晋陶渊明的《饮酒·其五》,《二十四节气之寒露》中的“西风莫道不销魂”引自宋代李清照的《醉花阴》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小满》中的“印屐苍苔”引自宋叶绍翁《游园不值》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大暑》中的“梦里蒹葭”引自《诗经·国风·秦风·蒹葭》、《二十四节气之惊蛰》中的“唤醒夭桃”引自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等等等等,皆具引用之妙!这些引用,不但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,扩大了诗歌的容量,而且拓展了读者的情感体验。

  对比:《二十四节气之白露》中的“恣意浮云,无奈残阳”,把“浮云”的恣意嚣张与“残阳”的无可奈何放在一起,形成鲜明的对照,两者的特征就显得更加鲜明突出,作者的是非褒贬态度也显得更加分明。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大雪》中的“如席飞花,如梦温泉”等等,不一而足。

  衬托:《二十四节气之寒露》中“寒露匆匆又叩门,篱菊初黄,鸿雁来宾。西风莫道不销魂,细雨蒙蒙,落叶纷纷。惆怅无端役此身”,用阴冷的气候和荒芜、衰败、寂寥的景象来衬托“我”惆怅的心境。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立冬》中“西风渐作北风狂,孤鹜佪翔,远黛苍茫。乐水亲山闲也忙,清逸情怀,静好时光”,用清冷枯寂的恶劣环境来反衬出“我”的山水之乐,清逸情怀。

  移用(移就):《二十四节气之惊蛰》中的“嫩雨泠泠”,把只能用来形容人和事物初生而柔弱、淡浅、幼稚、轻微状态的“嫩”,移来用于形容“雨”,把春雨的柔和,细密,飘渺,朦胧特征形象地展示出来,创造出了一种无穷的诗意和特殊的情调,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,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。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小雪》中的“苦雨侵衣”,把用来形容人的“苦”移来用于形容“雨”,这个雨就染上了人的感情色彩,渲染了诗人的烦闷、不适和轻愁的心情,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和无穷的诗意。

  通感:通感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(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等)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。如《二十四节气之小寒》中“暗香明月叩心扉”,“香”是嗅觉,“叩”是触觉,是嗅觉通于触觉,用的就是通感手法,突出香的清淡。此处同林逋《梅花》诗“小园烟景正凄迷,阵阵寒香压麝脐”亦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再如“打湿黎明,浸透思量”(《二十四节气之白露》)、“蜂采嗡嗡,蝶舞双双”(《二十四节气之谷雨》)等,通感修辞方式的运用,给人以别具一格、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  总之,词作中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,使作品的语言表达得更准确、鲜明、生动,使作品的情感显得更加浓郁、饱满,使作品的意境显得更加深邃、高远。

  2、表现手法

  用典:《二十四节气之谷雨》中的“堪叹江郎”,“江郎”,两字包含一个成语典故。典故的原意比喻“才情减退”,这里是作者“自嘲和烦心”之意,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,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,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,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。可谓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!表面上是嘲弄自己,却是另有意蕴。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小寒》中的“静待东君”,“东君”即“春神”。作者借这个典故,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、期待之情。言简意丰、耐人寻味,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  典故,或品评历史,借古论今;或由今及古,由此及彼;或抒情言志,表明心迹;或引发联想,创新意境……因而词作的内涵就显得丰富而厚重,外延就显得宽阔而广袤。

  赋陈:“赋者铺也,铺采攡文,体物写志也。”(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诠赋》),朱熹《诗集注》指出:“赋者,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”。赋的手法可以是写景、叙事、议论和抒情。如《二十四节气之谷雨》中“水愈泱泱山愈苍,谷雨时分,烂熳春光。杨花风里牡丹香,蜂采嗡嗡,蝶舞双双”,运用赋陈手法,将一连串的意象排比在一起,渲染了万物争喧的生机勃勃的春意,强化了作者的喜悦、赞美之情。

  3、诗中议论

 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,但并不是说诗中就不能有议论。恰恰相反,如果是恰到好处的“议论”,不但不会让人感到空洞抽象,反而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

  《二十四节气之清明》中“最是清明将息难,雨又绵绵,愁又绵绵。哀伤一掬祭先慈,如雪长幡,如血山鹃。廿六春秋犹眼前,思也年年,痛也年年”,此词最后两句“思也年年,痛也年年”是议论,前面部分是叙事和描写。在叙事和描写中或渲染肃穆、悲伤的气氛,或直陈“难以将息”的思绪,都是为最后两句的议论作铺垫,最后两句议论水到渠成地、直接地亮出了自己的感情——“思也年年”“痛也年年”。这里的议论之所以恰到好处,是因为这里的议论是同前面的意象(叙事和描写)水乳交融的,是饱含真挚浓郁的感情的,是前面叙述和描写的深化!

  4、即小见大?

  景有大景,有小景,有大景中小景。写小的景物,可以以小见大,以小的景物来显示大的景象。因为景物小,可以写得具体细致、生动形象,耐人寻味。如《二十四节气之立春》中的“岸柳新芽”,柳条上的嫩芽舒展,是小景,写得具体而细致。从这小景中透露了春的消息,写出了春回大地的景象,所以是以小见大。

  又如“点水新荷,带露枇杷”(《二十四节气之小满》),新荷上的“水”,枇杷上的“露”都是小景,但从这小景中透露出江南四月的春色,却是以小见大;连新荷上的“水”,枇杷上的“露”都看得到,说明作者是近距离观察得到的,这样就可以写得具体而微、栩栩如生。再如“菊蕾初成,枣色微黄”(《二十四节气之处暑》)等亦如是。

  5、诗眼

 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,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。它有两种表现形式: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,以一字为工;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,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。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,而使形象鲜活,神情飞动,意味深长,引人深思,富于艺术魅力,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。

  如“梦着丰年,醉着温馨”(《二十四节气之惊蛰》)这两句就是“诗眼”。“醉着温馨”统领着全词的景物(九九惊雷别有情,春色婀娜,相绕盈盈。山山布谷唱殷勤,唤醒夭桃,催起春耕。白鹭轻轻牛背停,新燕翩翩,嫩雨泠泠。谁家米酒又飘香),“梦着丰年”点名全词的主旨(期盼丰年)。这样,通过这两句,我们就可以把握全词的景色特征是“温馨”的,全词的主旨是“期盼温馨”的。所以,这两句成了把握全词内容和主旨的关键所在,所以是“诗眼”。

  又如《二十四节气之清明》中的“思也年年,痛也年年”,也是“诗眼”。通过这个“诗眼”,我们可以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:一是思念,二是悲痛。

  其他如《二十四节气之立夏》中的“赢也开心,输也开心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夏至》中的“独举觞”“无边闲绪”、《二十四节气之大寒》中的“苦也难忘,甘也难忘”都是诗眼。

  艺术手法还有很多,诸如抑扬、言此意彼、意在言外、点睛、曲笔逆笔、线索、点题、卒章显志、借古讽今、以乐景写哀情等等等等,不一而足,恕不一一加以说明。

录入:葛艺  责任编辑:葛艺  稿源:
背景色 fff2e2 f3ffe1 f0f2fe feffe6 】 【 默认字体】 【打印本文】 【关闭本页】  
  新闻推荐:
·茶院农综市场提档升级
·公司未批事假 员工擅自离岗
·城区公厕改造提升文明水平
·825对闹离婚夫妻“冷静”后和好
·宁海传媒集团“进村入户”送服务
·我县首个“警保联动”服务中心投用
·县急救站获省级比赛三等奖
·鸣凤潭山的剿匪故事
·我县一项目入选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
·我县两项成果获全国终身教育品牌项目
  图片推荐:
电影《故事之恋》拍摄正酣
又是一年蛏子肥美时
宁海革命先驱王育和
《宁波旧影》见证百年沧桑
西餐大师炼成记
乐享春游
⊕《今日宁海》速览